在鋼鐵企業的高利潤時代,鋼鐵價格、鐵礦石價格和焦炭價格輪動增漲,也引領著中國鋼鐵企業、國外礦山開采、中國焦煤焦炭領域生產能力的擴充。因為自產自銷鐵礦砂遠無法滿足中國鋼鐵生產的需求,在我國鋼鐵企業對礦石的硬性需求客觀現實。在鋼鐵產能不斷擴大的大環境下,礦石的供求差別進一步被放大,在我國迫不得已進口的大量以適應生產制造。鋼鐵企業的產能過剩,刺激性著資產進到開采領域,鐵礦砂生產能力近些年迅速釋放出來。今年,業內曾一度覺得,將來國內國際鐵礦砂供給與需求將趨向均衡,礦石價格將踏入下滑安全通道,像2011、2012年支撐點高價位的影響因素將蕩然無存。但是在今年的5月底至今,鐵礦石價格卻一直保持增漲趨勢,特別是進到7月至今,價錢不斷反跳,8月份拉漲至140美金/噸之上,遠遠高于業內120美金/噸的期望。“如今鐵礦石的價格是上個世紀90年代8到10倍,鋼鐵價格能力和90時代相距卻并不大。在我國鋼鐵企業價格競爭猛烈,無序競爭將進一步消弱鋼企營運能力。”冶金行業規劃研究院醫生李新創擔憂,進口鐵礦石價錢高位開演“瘋狂的石頭”的連續劇還需要不斷非常長一段時間。搖擺不定不上國外煤業巨頭的強悍,鋼材產能過剩卻影響了中國焦煤焦炭行業虛假繁榮。焦炭行業八成要求來源于鋼鐵企業,如今焦炭行業和鋼鐵企業宛然已經是難兄。“十一五”至今,雖然我國加強了焦碳落后產能的取代幅度,但取代速率跟不上新創建速率,和鋼鐵企業如出一轍。據中投顧問調查統計分析,現階段焦炭行業過剩產能約8000萬噸級,并且中小型新項目生產過剩率已經超過了50%,再加上生存在鋼鐵行業的內部焦碳新項目,整個市場的過剩產能恐提升1.6億多噸。